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论坛
《我的北京我的家》探寻独到的北京文化品位
发布人:王黎光 发布时间:2013-04-13 04:12:30 访问次数1231
“你的故事去问问长城上的砖,你的笑容象故宫红墙一样的暖,手腕上跳动着你的时间,晨光里升起东方的鲜艳。爱你就是爱国的表现,你是活力创新的源泉,你包容不同肤色和语言,你承载苍桑厚德永远。我爱你我的北京我的家园,祝福你我的北京我的家园”。
“北京精神”之歌《我的北京我的家》,试图以歌曲艺术的方式反映独到的北京文化品位,首先追求的就是从“北京精神”的历史内涵中,提炼出艺术创作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就是爱国。历史告诉我们:从五四运动、七七事变、开国大典、抗震救灾、奥运盛会等,每一次生死关头,都强烈并鲜明地展现着北京人民心系民族繁荣、承担时代使命那赤诚的国家情怀。艺术创作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逐渐形成时代特色的产物,它以最大化影响力为目标,以最大化传播价值为终极,取悦于天下百姓并引领一代又一代与祖国的命运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歌曲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声乐艺术,曾记录中华民族的兴衰:1935年聂耳以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1936年张寒晖作曲的《松花江上》、1950年王莘作曲的《歌唱祖国》、1955年刘炽作曲的《让我们荡起双桨》、1961年寄明作曲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1963年劫夫作曲的《我们走在大路上》、1971年田光、傅晶作曲的《北京颂歌》、1979年阿拉腾奥勒作曲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980年谷建芬作曲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1981年施光南作曲的《在希望的田野上》、1991年徐沛东作曲的《爱我中华》、1992年王佑贵作曲的《春天的故事》、1994年王黎光作曲的《天地之间有杆秤》、1999年印青作曲的《走进新时代》、2008年小柯作曲的《北京欢迎你》等等,每一部成就的艺术作品都绝对烙印着当代社会的文明印记。一个艺术作品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一定是从所有曾经或正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的精神聚凝和融汇而成的,歌词写到的“你的故事去问问长城上的砖,爱你就是爱国的表现”等词句,正是北京人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传承、扬弃提炼的。有人说:“一座城市的历史,归根结底乃是人的活动,城市精神则是人的活动留下的弥足珍贵、不可磨灭的思想、文化、气质、个性的心灵烙印。”我完全赞成。北京人民的勤劳和奉献,使得千年古城有了与日俱增的发展、与众不同的精神,也激发了我颂歌北京人民忠孝之首要、创新之锐利、大气之胸怀、大德之承担的创作热情。
歌曲《我的北京我的家》,从“北京精神”的现代发展中,尽力挖掘出艺术创作的思想精髓,这个精髓就是“创新”。每当我们试图分析和评估一个艺术作品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艺术作品所反映出艺术家本身的人生阅历来加以研究,没有一个艺术家会创作出远离自己成长环境的精典大作来。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能力,表现创作者置身当代的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的北京我的家》的创作完全能证实这一点。歌曲旋律中的京韵、节奏上的时尚、和声上的现代而不失传统等,所反映的音乐内涵充分体现了我深深感受到的创新北京和国际化大都市在近几十年来的变化和发展。在如此情况下运用的音符高低、节奏长短、力度强弱等,歌曲在所有特点和独立性方面使用的不同原料和不同技巧,都是从远到近的北京足迹。单一或片面的看待音乐是不对的,音乐和戏剧、美术、文学等艺术一样,有着不可替代的纪实功能。例如:音乐的对称及曲式结构方面和建筑比较;音乐旋律的语言表达方面和文学比较;音乐色彩的情景描述方面和绘画比较。人人都知道的,中古时期的音乐在构思上主要是建筑式的;浪漫派时期的音乐创作和文学联系紧密;印象派时期的音乐写意则和绘画毗邻;现代派音乐诞生后又回到建筑式的构思中去了。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我无法挥去我记忆当中的物质对象。《我的北京我的家》有对各种能发出固定音高的事物,如北京电话大楼的钟声、胡同小巷的叫卖进行直接模仿的潜意识;有对某些发出无固定音高的事物,如香山的百鸟争鸣、园明园的潺潺流水、故宫的人海喧啸进行近似摸仿的新手段;有对纯由视觉辩别并转化为用音乐来暗示或象征的对象,如城市大厦让北京长高了、万马车流让北京提速了、霓虹闪烁让北京亮丽了,音乐必须是触及到艺术家情感中的某些事件,从而把他们带到激动的状态中去。这种“北京足迹”的意识进而被转化为一种冲动,即节奏。节奏是音乐的核心,不同的节奏反映不同艺术家内心的人生经历和感受,没有节奏的音乐是不存在的,也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我的北京我的家》穿透时空、追赶时代,描绘的是近十几年的变化,动感着当代人的心情,一分钟70拍的速度、追求朗朗上口的简单、贴近大众的审美情趣,目的终极就是实实在在的表达我们共同走过的春夏秋冬,而明快的节奏,就是模仿了北京人进取的脚步声。正象歌曲中唱到的,“你的故事去问问长城上的砖,你的笑容象故宫红墙一样的暖,手腕上跳动着你的时间,晨光里升起东方的鲜艳”,这种创作手段体现在:不为曲高和寡的极端小众而写,只为雅俗共赏的人民大众而作。
歌曲《我的北京我的家》探索“北京精神”的人文情怀,在音乐上充分体现出艺术创作的多元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包容”。历料记载“秦汉年间的北京是中国北方的军事与商业重镇;辽代以后的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元代建大都以后,北京成为国际交流的中心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包容成为北京的城市品格”。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述:“北京处于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的交汇点上,又处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交错线上。不同民族的移民逐渐形成了北京社会的包容性,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北京从原始包容走向自觉选择,进而提升到多元共生的都城文化形态。”地域文化的形成,深化了地域文明的进化标识,各种艺术门类在传承演变的过程中,随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不断的吸取、扬弃,最终树立包罗万象但唯我独尊的艺术风格。《我的北京我的家》无论是旋律、节奏、和声,就是在这样一个土壤中催生出来的音乐北京、文化北京。我们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歌唱北京首都要从中心文化聚点来表现。在歌曲旋法上,我努力追求南北兼容,以北为主的写作手段,尝试包容中不失创新。就音乐来看,南北方的音乐风格历来是有区别的,南方音乐如同柳永的婉约词派,温婉细腻、含蓄优美并小调式多,音阶级进为主的旋法修饰华丽,曲风柔宛妩媚;北方音乐则更像是李白笔下的唐诗,宽宏大气、豪放恣意且大调式多,音阶多用五度跳进,更有用七度大跳。第一、二句歌词“你的故事去问问长城上的砖,你去的笑容象故宫红墙一样的暖”,我借鉴南方曲调中常见的音阶级进,吸取南方音乐中少有的大调式,如此构成乐段写法上两个乐节的第一乐句;第三句歌词“手腕上跳动着你的时间”,我迅速脱离平铺直叙的情绪,运用北方音乐中四、五度音程和八度音程大跳的鲜明特质,在启、呈、转、合的黄金分割段上,与第一乐句形成色彩对比,第四句歌词“晨光里升起东方的鲜艳” 则综合了前面的音乐元素,与第三句歌词构成了完整的第二乐句,总结式地概括了乐段要表达的南北兼容后“形散意不散”的创作追求。接下来对“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音乐描述,我全身心的投入到京腔京味的魅力北京当中。表现魅力北京,我选择了京韵大鼓,在副歌“我爱你我的北京我的家园和祝福你我的北京我的家园”的唱段中,我几乎不加改编地诠释了京韵大鼓风格独特、曲调有力的特点。京韵大鼓是在历史长河中,跟随历代的文化发展演变而来。198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史》中,宋、元、明史书都有北京流行演唱鼓词的记载,从源于河北河间的木板大鼓到西河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等,至今还可以在北京听到。清朝后期,北京的大鼓艺术更吸收了京剧艺术的发展成果,京韵大鼓的形态逐渐形成,经专家学者整理和记录:“为了适应北京听众的需要和审美要求,大鼓书的语言的四声完全北京化。在音乐及表演上不断吸收营养,不断有新的创造发展,伴奏乐器除鼓板外增加了三弦,有的更增加了琵琶、二胡、四胡,在这个时期,弦师在发展唱腔、发展伴奏形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到清末民初,大鼓音乐有了突破性发展,无论是戏曲声腔和表演身段与大鼓溶化为浑然一体的形式,还是音乐上高低疾徐、上下自如,风格上威风潇洒、刚柔相济、雅俗共赏等。这种面目一新的大鼓,被公认为地地道道的京韵大鼓。随后,京韵大鼓的曲目日益丰富多彩,除了歌唱历史上的金戈铁马分合兴衰、英雄美人悲欢离合之外,又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出现一些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思想的曲目。如《灯下劝夫》、《不平呜》等,都以独道的语调唱出了救国爱国、改革社会的呼声。”一首歌曲创作,在音乐的创作分类上并不能说是“大”作品,组合重多元素并达到曲风统一流畅,除了把握作曲技巧之外,更多的还是要体会好历史北京的深刻内涵。人们常说:“北京是一座移民城市,所谓‘老北京’,大多也不过三代人,再往上数就来自山南海北、五湖四海,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山南海北为根音、五湖四海为三音、四面八方为五音,构成了《我的北京我的家》美妙大三和弦的和谐之声。
歌曲《我的北京我的家》从“北京精神”的容载万众中,吸取营养并展示出艺术创作的首善品质,这个品质就是“厚德”。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北京精神”颁布后,《北京日报》发表文章:“‘厚德’,是北京人传统精神、北京人首善精神之魂。北京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品格。”用大众的语言写大众,用百姓的心声谱乐章是《我的北京我的家》表达艺术创作首善品质的根本目的。追求歌曲旋律好听、好学,艺术家唱起来有高度、老百姓唱起来有亲情、青少年能歌、中老年能舞,把大地一样宽厚的音乐语汇所描汇的德性德行容载万众的博大,用最平实的方式表达出来。我收集了一部分人对“北京精神”的认识,例如: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阎崇年认为,厚德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之魂,也凝练在北京人的精神品格之中。民革北京市委主委傅惠民说,多年来,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一直和谐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展现了其包容、厚德和创新的精神。民建北京市委主委王永庆谈到,“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体现了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应有的历史情怀,也体现其作为国家首都、一个现代化都市所具有的城市文化。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马大龙强调,“厚德”则体现了北京这座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重德轻私的高尚品质。无党派人士、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感受到,北京精神的提炼过程就是一个自觉的文化汇集、总结、提炼、升华的过程;在这四个词、八个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北京人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魄。农工党北京市委副主委李坤成认为,北京精神反映了爱国精神与新时期建设发展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新时期北京人注重道德修养的精神品质以及高远博大的胸怀。由此看来,《我的北京我的家》要表达好“厚德”的音乐形象,就必需有北京人传统精神、北京人首善精神之魂的内在体会,只有如此,才能创做出话语是民众的、形式创新的、精神是时代的精品力作。
艺术创作有着艺术发展的文化规律,文明进化离不开自然规律的根本定律。所以说,每个时代都会造就出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我的北京我的家》从歌曲艺术方面,反映了“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其实,是独到的北京文化品位,赋予了《我的北京我的家》独到的艺术风格,是独到的北京文化品质,成就了《我的北京我的家》独到的社会价值。